若開孔過程中發生泄漏,立即停止操作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帶壓開孔操作需在高壓、高溫或有毒有害介質的管道上進行,操作過程中一旦發生泄漏、爆炸或設備故障,可能造成人員傷亡、環境污染和財產損失。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  帶壓開孔操作需在高壓、高溫或有毒有害介質的管道上進行,操作過程中一旦發生泄漏、爆炸或設備故障,可能造成人員傷亡、環境污染和財產損失。因此,必須嚴格遵守安全規范,重點關注以下安全問題:
  一、操作前安全檢查
  管道狀態確認
  壓力與溫度:確認管道內介質壓力、溫度是否在設備允許范圍內(通常壓力≤15MPa,溫度-30℃~350℃)。超壓或高溫可能導致管道破裂或設備損壞。
  介質類型:明確管道內介質性質(如易燃易爆、有毒有害、腐蝕性),選擇適配的密封材料和防護措施。例如,含硫化氫的管道需使用防硫化氫腐蝕的密封圈。
  管道缺陷:檢查管道是否有裂紋、腐蝕、焊縫缺陷等,避免在薄弱處開孔。可通過超聲波檢測或目視檢查確認。
  設備與工具檢查
  開孔機狀態:檢查電動開孔機的密封圈、刀具、齒輪箱、電動機等部件是否完好,潤滑脂是否充足。損壞部件可能導致泄漏或設備故障。
  刀具適配性:根據管徑和工況選擇合適的開孔器(刀具),確保刀具與管道材質匹配。例如,不銹鋼管道需使用硬質合金刀具。
  封堵工具:準備專用封堵工具(如封堵板、氣囊),并測試其密封性能,確保開孔后能立即封堵泄漏。
  現場環境評估
  作業空間:確保操作區域無雜物、障礙物,空間足夠(高度、寬度需滿足設備安裝和操作要求)。
  通風條件:若管道內為有毒有害介質,需強制通風,確保作業區域空氣流通,避免人員中毒。
  消防設施:現場配備滅火器、消防沙等消防器材,并確保通道暢通。
  二、操作中安全規范
  個人防護
  勞保用品:操作人員必須穿戴防靜電工作服、安全帽、防護眼鏡、防護手套、防毒面具(根據介質選擇)等。
  高空作業防護:若在2米以上高空作業,需系安全帶、設置安全網,并由專人監護。
  設備固定與定位
  牢固固定:將開孔機底座的V型鐵騎附在管道上,調整鏈條長度并用插銷定位,確保設備在開孔過程中不移位。
  中心鉆定位:手動搖動手輪使中心鉆緩慢接觸管道壁,當中心鉆頂到主管道時,手輪回轉半周,防止刀具損壞或管道變形。
  進刀控制
  低速啟動:啟動電機后,先低速空轉測試設備運轉是否正常,確認無異常噪音或震動后再進刀。
  緩慢進給:電動進刀時,控制進給量(通過進給絲杠調節),避免用力過猛導致刀具損壞或管道破裂。
  切削完成判斷:斷電后若手輪可自由轉動,說明切削完成;若無法轉動,需反轉半周重新啟動電機繼續進刀,防止卡刀。
  應急處理
  泄漏響應:若開孔過程中發生泄漏,立即停止操作,關閉上下游閥門,使用封堵工具封堵泄漏點,并啟動應急預案。
  火災應對:若發生火災,立即切斷電源,使用滅火器或消防沙滅火,并疏散人員至安全區域。
  三、操作后安全措施
  封堵與檢查
  立即封堵:開孔完成后,立即使用專用封堵工具對開孔處進行密封,確保無泄漏。
  壓力測試:封堵后進行壓力測試,確認管道密封性符合要求。
  設備清理與維護
  清潔設備:每次使用后清潔設備表面及內部鐵屑,防止鐵屑影響設備運轉。
  潤滑保養:對運動部件(如齒輪、絲桿)進行潤滑,延長設備使用壽命。
  長期停用處理:若設備長期停用,需清理設備并存放在干燥通風處,涂防銹油。
  人員與現場管理
  人員撤離:操作完成后,確認現場無安全隱患后,方可撤離人員和設備。
  記錄與報告:詳細記錄操作過程、設備狀態、異常情況等,并向上級報告,為后續操作提供參考。